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我国果蔬流通腐蚀率达20-30%、肉类达12%、水产品达15%,而国外农副产品的流通环节损耗率只有5-6%,每年仅果蔬一类,损耗金额达1000亿元以上。据调查数据显示,温度每升高6℃,食物中菌落总数便会增加一倍,食品的货架期随之减半。温度不仅直接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更关乎食品的食用安全。
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对国内食品经济及国民身心健康的影响可见一斑。
目前,从世界各国农业的实践和发展趋势看,冷链物流作为农产品由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庞大载体,一般由产地的仓储网络(农产品采收、分拣包装或加工及仓储)、冷藏商运网络(陆运、水运、空运、水陆联运、陆空联运)、销地仓储及货架网络(以批发市场和现货市场为载体)等三大链条组成。
相较于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而言,中国冷链发展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全程冷链比率低,冷链基础设施差,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企业滞后,冷链物流法律体系与标准体系不健全等等问题尽显。导致我国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过大,既推高了商品价格,又造成了大量浪费。
针对此现象,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供销总社编制《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的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运输率分别提高到20%、30%、36%。
目前,在全国沿海地区、农产品主要产地,已初步形成国家、省、地区三级批发市场体系和现货市场网络。一大批彰显规模的冷链物流基地纷纷落户南北沿海地区,如广东汕头台资企业海霸王(汕头)食品有限公司将在汕头建起中国第一座冷冻食品“博物馆”,天津滨海新区将逐步打造中国冷链物流北方基地,烟台芝罘区今年开建15万吨级保税冷库重点项目,等等。
另外,外资冷链企业也早在几年前就已进军中国。2008年3月澳大利亚最大冷链物流提供商太古与广东食品进出口集团共同投资,在广州成立太古冷链物流有限公司;2009年7月美国第二大冷链物流运营商普菲斯在上海的冷库基地动工建设,在深圳的冷库也在紧张筹备建设阶段;2010年3月美国最大冷链企业美冷公司与招商局国际合资成立公司,布局中国冷链物流市场。
随着国外先进冷链物流技术的引进,国内制冷运输设备、技术与基地的逐步完善,目前国内冷链物流市场正以朝阳之势迅猛发展,并明确定下各项五年发展目标:规模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70%;农村“万村千乡”农家店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商品配送率达到80%以上;立体仓库的总面积占仓库总面积的40%。